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聰明犯錯

   那些根植於最傑出、最優秀的人們的觀念中所做出的假設並非全然是對的。我們可以從他們過去做出聰明的錯誤中,得到相當大的啟發與潛在利益。理解「錯誤」的挑戰在於,我們在事前做出決策,而非事後才能判對這個決策是否正確。

一、錯誤的定義
 以結果論來定義錯誤與否存在著相當大的缺陷。首先,它排除了我們居住世界的複雜性及單純的運氣存在因素。我們大多數都是以有限資訊處理事務,就其本身而言,光是這個因素就足以把我們的判斷與行為視為錯誤。因此,我們將錯誤定義為「一個決定、行動,或是由當時能夠得知的訊息中,做出較不理想的判斷。」
有許多因素都會使我們混淆,而看不清事務全貌:
1. 暫時性:在當下判斷決策的價值時,我們無法預測一個決策的所有後果,因長期影響還未顯現。
2. 運氣:隨機事件可能影響我們做評估決策的結果。
3. 處理效應:下定決策後,決策者本人與他人所做出的行動都有可能改變結果走向。安慰劑效果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光是相信藥物有效,就可以影響到它的結果。
4. 不全的資訊:當決策已定時,其他被否決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是未知的。

二、不是所有的錯誤都一樣:卓越的錯誤
卓越有可能發生在錯誤前,亦有可能發生在錯誤後。但常常錯誤是新洞見的來源,許多發明故事都反映出這個事實。有成效的錯誤是過程的一部分。錯誤能增進我們的智慧,無論是意外或設計的,他有能力可以戳破不正確成見的氣泡,並開啟新的視野。
人類有找證據佐證認定事實的傾向,因此使用與預設立場相反的方法證明是可以提早得到準確答案的方式,其中關鍵在於用正確的心態去接觸任何複雜問題。

三、為什麼我們會犯錯、如何犯錯:原因及解決方法
沒人喜歡犯錯,但若要把普通錯誤轉化成卓越錯誤,我們應該專注在錯誤上,尋找它所代表的涵意,將自我意識擱置。許多情感因素會阻撓我們去反思錯誤。除了情感上障礙之外,認知差距也會增加學習的複雜性,這些認知包含不完整的反饋訊息、處理事情後所出現的效應、以及令人困惑的資訊。
決策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決策計畫,可以讓我們對問題思維建構,了解我們的目標、選擇、限制。
第二階段為收集資料,收集資料的過程會受許多偏見影響,而去尋找相反的證據是很重要的方法。
第三階段為下結論,選擇階段也有可能遇到團體迷思等偏見,我們必須要鼓勵不同意見,公開挑戰被眾人所接受的意見。
第四階段為從經驗中學習,將注意力放在最新決策中,所出現不斷變化的反饋信息是很關鍵的。

四、更快速的學習:實用準則
如果我們是完全理性的話,我們就不需要犯錯,或是做出一些隨機的行為已變成工。但人類跟理性相差甚遠,因此我們在生命中需要隨機出現錯誤,才能成功。我們需要故意犯錯的原因,以及這麼做有助於幫助我們超越自己的有限理性的原因很多,像是我們總是過度自信、我們不愛冒險、我們喜歡尋找經過確認的證據、我們認為反饋都是可靠的。而這些都需要靠錯誤來得到真相。
蓄意犯錯的訓練過程(在完全瞭解情況的狀況下,進行可能會失敗的測驗):
1. 辨識先入為主觀念的假設
2. 選擇要測試的預設立場
3. 預設立場的評比
4. 為犯錯發展策略
5. 執行錯誤
6. 從過程中學習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浮生草_柯裕棻

「我看見自己尖銳的稜角收斂了,叛逆的羽翼彷彿剪除了。我百般不願意地,逐步將自己放手交給世事人情,日日在頹喪放棄與執拗不馴的矛盾中拉扯,終於被拋磨成一個看似圓融平靜的人了。」

「我不確定是否我太無情,以致這些年的紛擾仍然無法動搖或改變我絲毫,或是我太冷淡所以不輕易釋放什麼。我執拗如昔,只是中就學會了將苦惱、厭倦和熱情一起蓄放在心裡,不動聲色地活著。奇怪,以前竟然覺得這很難。」

「阿這堅定的時刻。儘管這不是地老天荒的時代,儘管情愛只是一種雲霧蒸騰的說法,信念也不長久。儘管。」

「儘管他們的過程曲折了些,也唯有在熱戀的人眼中,一切的阻礙、延宕與等待,都這麼甜。」

「只要有足夠的個人生命的顛簸,足以理解舊時好文章,看懂舊時好書,也就夠了。」

「誰知道呢?他們當初相愛的理由。多數的愛情不需要理由,但他們似乎需要一點解釋。」

「春夜的雨幽幽的,有點冷,打了梨花也打了杜鵑,悽悽哀哭彷彿有怨,眾人束手無策,就成了個狐仙出沒的雨夜。
過了黃昏,再怎麼傾耳的聽傾心的等,雨老不停,人也睡不穩。」

「台北的巷子既彎且斜,倒是不缺燈。參差錯落的路燈在雨裡濛濛亮,白光暈散,雨絲斜斜畫過,像是一只又一紙的纏絲白瑪瑙碟子洗了晾著,閃著一地的水。」

風格練習

「有一種夫妻並不十指緊扣,也不風風火火,許多時候,只是淡淡然,淡淡然一起走過一些路,終來到晚年。就像小津安二郎的「茶泡飯之味」,飯事隔夜飯,茶是普通熱茶,那味道只是家常,但是折騰一番後回到家,跟另一人共坐對吃,就是暖腸暖胃。」
「打個比喻,你看到一片新景色,它之所以是新,是因為你在腦海裡,把它與另一個你熟悉的景物比較。」
「這些話,不跟平日親近的朋友說,不跟情人說,而竟放心託付他方,只因那是個陌生人——大家知道,在下一個時間點,就會各散西東,不再遇上。」
「身邊有一兩個人,常無端端做了我的樹洞。遇上什麼想不開的事情、心煩意亂的時候,就去找他們。總是我在喃喃自語,不著邊際,坐在對面的他們,大多時沈默,只偶爾吐出零星的斷句,延續對話。有時我顯得慌張,來到他們面前卻自動安心下來,好像有一股巨大的能量,默默吸去所有不安。你實在看不清他們已經吸納了多少周遭的負能量,外表看來卻依舊平靜日常。」
「有流水的城市是幸運的,淙淙流水」,有如時間之河,提示了變換的真理。看山不動而人心堅定,看水流動而參透無常,這便是我的山水論。」
「她說,比如愛情,我喜歡你時你對我沒有感覺,等到你愛上我時我卻已經不是那樣的心情了,這種情感相遇的距離便是時差。
有些人喚作錯過、錯失,或遺憾、遺恨。我已不是這樣看。有所謂的過雨師,是因為心底另有一個所謂的圓與滿。是一幅不在場的圖畫(或不成立的),對映出眼前的失落。走進這個缺失的世界就像走進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所感所見所擁有,都只是他方的投影。問題是,他方彼時的另一世界是空洞而虛妄的,乃由此處此時產生、定義與構成,可隨時崩解。
不是過去的戀人才是最好的,我的愛戀也只適用於某時某地。我所追憶的,只是曾經出現的歷史現場與情懷。每一次戀情都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每一個我與他都是完整的。
我不願以錯過來定義生活,不願以遺憾來成全生命。他方是他方,只要我能觸及到達,那就是我的此時此地。否則,它什麼也不是,甚至不是慾望的歸宿。」
「過後想想,其實也沒有什麼是不可失去、割捨和放下的。人「真正」需要的身外物,到底不多。」
「是的,走路該是走慢一點的。因為走路不純是為了走(又不是要競走瘦身),而是為了看與聽(與外部世界建立關係),是感官的流動多於體力勞動,是自己掌控自己的節奏。」
「可能有一天不會再需要電影院了,我說,但這個朋友是一株向日葵,永遠面向陽光,她堅定地提醒,一定會的,因為你會想和朋友一起看戲呀,因為你會想和你喜歡的人約會呀,戲院是美好的dating場所。
噢當然,怎麼會忘記,在光影裡偷看喜歡的人的側臉,偷偷的快樂。」
「慢,是一種自信。不憂心落淚,就不用氣急敗壞追趕,貪新厭舊。」
「悲傷的時候是可以傳達出更巨大的樂觀能量,因為一個真正悲傷絕望的人,才會明白這些讓人活下去的東西是多麽重要。清醒的朋友認為那是一種欺騙,既自欺也欺人,但我就覺得那是發乎內心的自我救贖,雖然最終會失敗。當我發現這個分歧,我才感傷地意識到,我的朋友比我還要悲觀許多。」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

前言

一、陰謀論
陰謀論的定義是試圖用有權勢者的密謀來解釋某些事件或作法,而這些有權勢者也成功隱藏他們在事件中的角色。
舉例來說,美國有些人覺得愛滋病毒是醫生蓄意製造的、氣候變遷理論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等。
而本章重點是想探究政府官員要如何打擊假的陰謀論,而不讓真實的陳述被削弱。

陰謀論者的特色
陰謀論者高估某些行為者的能力和權限,因此在他們眼中,拆穿陰謀論者很有可能是陰謀主使者或是被他們愚弄的人。
陰謀論者常忽略政治和社會行動中的非意圖結果,即並非所有結果都是某人有意為之,像是經濟大蕭條是因為很多人的作為和不作為造成,但沒有人是有意為之。
陰謀論者通常對於生產知識的體制有某種普遍的不信任。
有些人顯現出特別容易相信陰謀論的傾向,但他們也特別容易相信互相牴觸的陰謀論。

陰謀論如何傳播
資訊的角色:人們接受資訊的門檻不同,門檻較低的人先接受了陰謀論。而有時這些人的共同判斷會帶來資訊壓力,使得門檻較高的人開始接受此理論。此種方式特別容易出現在關係緊密或是孤立的社會網絡中。
名聲的角色:名聲壓力造成懷疑者遭到排斥甚至更壞的對待,因此人們選擇沈默。
既有資訊的角色:陰謀論者常會使用一個大家都已知且當下被廣泛討論的事件作為現成案例,以陰謀論來解讀此事件,利用此事件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的象徵。
情感的角色:人根據情感內容而選擇遠多於根據資訊。
群體的兩極化:針對某事進行評議的團體成員,最後往往會採取他們在評議前就傾向的立場,且更為極端。
選擇效應:團力的立場網特定方向發展,有所懷疑的人會離開,而留下深信不疑的人,因此自我選擇的過程中,留下的成員會更為狂熱。

政府的反應
無論忽視或是反駁都有各自風險和成本。
應當思考的市售種違和,是針對提出陰謀論的人試圖說服他們,或是針對一般大眾讓他們不要受到惡毒理論影響。

二、第二權利清單
第二權利清單是建構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是根植於一個現已消失的想法,即:沒有人會真的反對政府介入。
小羅斯福總統的爐邊談話便是提出第二權利清單的演講,而第二權利清單的內容涵蓋範圍很廣,包含工作的權利、充分醫療照護的權利等。他主張這些權利都等同於安全,為戰後努力的目標。他所尋求的是採取一套行動,想要保障免於陷入絕境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和免於匱乏的自由之間有解不開的關聯,自由和公民權都根植於安全。
而此提案在國際上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大大地影響了世界人權宣言,等於影響了這個世界上數十個國家的憲法。

三、如果「錯誤的恐懼」是問題所在,成本效益分析會是答案嗎?
錯誤的恐懼指的是大家擔心微小的風險卻忽略嚴重的風險,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公共資源錯誤分配。
由於人在思考風險時會使用捷徑思考,人們傾向於認為,如果他們能夠想起一個現實中的例子,則該事件風險可能就較高。舉例來說,我們會根據沒那麼受到關注的事件(中風、胃癌)而低估死亡人數。而成本效益分析是個自然的矯正方式,如果運作良好,他可以對抗既有的資訊偏誤及非既有的資訊偏誤。
有時候人會聚焦在不好的後果,而不太在意機率問題,這個狀況也會導致錯誤的恐懼。
而觀察人的行為之後發現,在進行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損害趨避,也就是我們不想蒙受損失的程度,大於我們想獲得益處的程度。因此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每當有新的風險,或既有風險變嚴重時,都會被看到是嚴重的問題,就算確實有巨大的益處伴隨,
因此我們不該小覷成本效益分析,使用它來突破原先的偏執與忽視。

四、幸福的法則
五項主張:
1. 人會在事前高估負面事件對自己造成的不快樂。
2. 法律體系應該要區分持續性損失的傷害和非持續性,前者像是長期的疼痛,後者如失去腳趾。兩者對於經濟政策和管制政策有很多影響。
3. 法官和陪審團都可能錯誤判斷,一個原因是觀察者在評估時忽視了調適的能力,另一個原因則是法律體系要求陪審團或法官聚焦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會注意到的損失。
4. 法律體系的能力損害賠償會因能力喪失而給予賠償,即便當事人在生活中樂趣並未因此而減少。
5. 我們對於快樂和不快樂的原因可能會判斷錯誤。因此我們便會發現,許多政策中,政府可能投注資源在某些地方,誤以為這些支出會提升民眾福祉。

說明一:感官損害賠償
感官損害包含傷痛和快樂損害。在換算前,法官和陪審團必須用「快樂量尺」,評估某個損失對人生福祉造成的負面影響,並給予適當的補償。

說明二:人的調適能力
人類的調適能力其實遠超乎自身預期,因此許多重大傷還並沒有在快樂層面帶來龐大而長期的損害。

說明三:持續損失和假想損失
許多疾病會造成持久的傷害,像是癌症,調適過程也一樣緩慢。

說明四:預測失敗
從以上三個說明可發現其實人會出現某種影響偏誤,傾向於誇大未來可能事件對自身情緒狀態的影響。

五、動物的權利
康德主張動物既不理性亦無自我意識,為人類的工具。而人類保護他們也只因這有助於自己和他人的關係。邊沁則認為一直成年的狗比起出生一天的嬰兒,無疑是更為理性。而問題也並不是他們是否能理性思考,而是他們是否受苦。
我們在現行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支持動物權利簡單而基本的立場,即法律應防止對動物的殘酷行為。但仍然很侷限,原因有二,第一是由於這類規定只能夠過公訴執行,因此除非檢察官決定介入,否則保護也無法落實;第二是反虐待規定有很多例外,包含不適用於做醫療或科學目的使用時,亦不是用於生產及使用動物作為食物時。
有些人的主張更進一步,不只是減輕動物痛苦,而是動物應有某種自主權。但作者對此論點的質疑是這忽略了一個可能性:在自然的條件下,動物生命是短暫而痛苦的。而人類也非平等地看待所有動物,大家不喜歡蚊子、蟑螂、老鼠。

六、婚姻
結婚的概念帶來了兩個難題,一為誰是符合資格的人,二為哪些種類的關係可以主張婚姻權。
為什麼政府要涉入人民婚姻的許可與否呢?婚姻制度有兩項特徵:首先是透過婚姻制度,使其具有象徵性的正當基礎,再者是由婚姻關係賦予的物質利益。物質利益包含稅賦的利益和負擔、可得權益、繼承和身故的利益、所有權利益。
最低限度的理解認為,只要婚姻制度存在,那麼任何配偶,就有權取得婚姻的利益,其優點在於能讓司法裁量空間降到最低,缺點則是太過武斷。

七、氣候變遷正義
中美兩國為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但兩國都拒絕接收排放限制,某些程度上,此兩國的不作為,對最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造成了傷害。矯正正義和分配正義的問題密不可分。
矯正正義的論點是要關注過去已發生的不當行為,因此認為美國應投注大量資源來修補這些問題,但過去許多行為者已經不在人世了,因此這樣的論點會逼使許多沒有錯的人提供補償給許多沒有受害的人。
從分配正義的觀點看有三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富人和窮人,因此能源支出大幅增加對窮人的衝擊比對富人還多。
要釐清這個問題,我們應將溫室氣體稅和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區分開來。

八、性別平等與宗教自由
禁止性別歧視的法律通常會將宗教機構除外,法院以憲法信教自由條款,因此宗教有不受世俗法管轄的原則。不對稱命題帶來很多問題。一般的法律不會直接觸及宗教自由的核心,但是性別歧視法則會,禁止性別歧視會對宗教信仰和宗教事務造成實質負擔,這是一般民事和刑事法不會發生的。因此在探討政府是否可以干預宗教事務時,我們應考量國家利益的正當性和力量以及對宗教的不利影響有多大。宗教組織在適用禁止性別歧視的法律上,並沒有一般性的障礙。這種適用到底有沒有正當性,取決於對宗教信念介入的程度,和國家提出的理由有多強。

九、新進步主義
十、最小主義
十一、執兩用中

十二、「推力」是什麼:一份簡短說明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今春公事,畢。


最近又莫名的開始聽起了法蘭黛,是被一種「天啊,突然好想聽法蘭黛」的奇異感所驅使,結果陰錯陽差的被朋友提醒了這首歌的存在。由於這首單曲不在兩張專輯中,所以是我電腦裡的遺珠,平常除非特意去點youtube,不然是不會聽到這首的。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這首歌,但不得不說這首歌霎那間解答了很多我近期的困惑。
原來那些不甘心,不是源自於依然愛著,而是因為曾經愛過,而我依舊捨不得離去。不是捨不得那個人,是捨不得那一段、那一年、那些曾經。
好像每到春天,那些腦海裡的猶豫未決還有擱淺就會浮出來喧鬧一番。然後,全數,都被這首歌收拾的乾乾淨淨。


今春公事,畢。
可以,好好的期待夏天了。



『在你眼中 看見過的,我仍念念 不忘』
再見再見。
然而,
其中美好的吉光片羽,卻從未消失
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份
跨越這裡,再到那裏。
再見再見,
你的美好 我記得了。
『不忘』這首歌,送給那些還頻頻回望,不捨離去的人們。說再見,大概是長大的方式。
只要將回憶好好收藏,它們會成為我們的一部份,會永遠被附身喔,所以不會消失,永遠都存在著;只看我們自己要以什麼方式來感覺它們的存在。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詩意

寫信對我來說一直都是萬分親密的事,因為要我為一個人花那麼多的時間寫上一封長長的信,實在是不太符合成本效益啊。
而且啊,每次總覺得,只要寫給一個人文字啊,就好像把什麼也留給對方了。我就這樣把我的一部分留給了你啊,卻不知道於你而言,這是負擔還是祝福。

F聽到了我說的這些話,說,怎麼遇上了他,你就變得那麼詩意啊。
我想人生中,你總會遇到幾個讓你變得詩意的對象吧,讓你變得如此輕易的感受。唉,請愛他,但又不要愛他。人真的沒有那麼多的多愁善感可以分給他人。如果真的有所謂生命值這種東西的話,那遇到這樣的對象,就是一次耗盡生命力的放大絕吧,最後你只能等待著時間流逝,精力補充,否則你就只是存在於遊戲中,但無法生活啊。

我們總是在我們極為珍視的人面前,擔心自己在他眼裡的微不足道。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從你的全世界走過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就會被沙塵掩埋。
沙城就是一個人的記憶。
偶爾夢裡回到沙成,那些路燈和腳印無比清晰,而你無法觸碰,一旦雙手陷入,整座城市就轟隆隆地崩塌。把你的笑逐顏開,把你的碧海藍天,把關於我們之間所有的影子埋葬。
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只能往前走。
哪怕往前走,是和你擦肩而過。
我從你們的世界路過,可你們也只是從對方的世界路過。」

「我知道自己喜歡你。
但我不知道自己將來在哪裡。
因為我知道,無論哪裡,你都不會帶我去。」

「不管是人生還是超市,都會重新洗牌的,會掉換位置的。
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能買單就好。」

「『我愛你』是三個字,三個字組成最複雜的一句話。
有些人藏在心裡,有些人脫口而出。也許有人曾靜靜看著你:可不可以等等我,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說服自己,等我爬上懸崖,等我縫好胸腔來看你。可是全世界沒有人在等。是這樣的,一等,雨水將落滿單行道,找不到正確的路標。一等,生命將寫滿錯別字,看不見華美的封面。
全世界都不知道誰在等誰。
而管春在等毛毛。」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這世界有人的愛情如山間清爽的風,有人的愛情如古城溫暖的陽光。但我沒關係,最後是你就好。
由起點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所以管春點點頭。那,總會有人對你點點頭,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

「我希望起身時,你會輕輕幫我撢掉衣服上不容易發現的灰塵。我希望寫字時,手邊的茶杯里一直是我喜歡的溫度。我希望點煙時,你告訴我離今天的份額還有幾根。我希望沉默時,你一言不發在身邊我們卻不會覺得尷尬。  
我希望買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顏色。我希望撥通你電話時你恰好想到我。我希望說早安時你剛好起床。我希望寫的書是你欣賞的故事。我希望關燈時你正泛起困意。我希望買的水果你永遠覺得是甜的。我希望點的每首歌都是你想唱的。  
如此多的希望,瑣碎零散,每個都不同。但它們悄然發生,你沒有能力明確標明進程。  
這就像一杯水和一杯沙子,倒在一起,哪怕失手跌落,沙子依舊是濕的,水依舊混著顆粒。    愛情是滲透到生活里去的,就像你覺察不到血液的流淌,但你一定知道它在全身流淌。」

「不管誰說的話真,誰說的話假,都不過是一張歲月的便箋。雨會打濕,風會吹走,他們被埋進土裡,埋在你行走的路邊,慢慢不會有人再去看一眼。
我們走在單行道上,所以,大概都會錯過吧。」

「是在秋天認識你的。夏天就要過去,所以,你應該在十年前的這個地方等我。你是退潮帶來的月光,你是時間卷走的書簽,你是溪水托起的每一頁明亮。我希望秋天覆蓋軌道,所有的站牌都寫著八月未完。在季節的列車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車,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  
我抬起頭,窗外夜深,樹的影子被風吹動。  
你如果想念一個人,就會變成微風,輕輕掠過他的身邊。就算他感覺不到,可這就是你全部的努力。人生就是這樣子,每個人都變成各自想念的風。」

「人人都會碰到這些事情。在原地走一條陌路。在山頂聽一場傾訴。在海底看一眼屍骨。在沙發想一夜前途。
這是默片,只有上帝能給你配字幕。」

「她要走了,只能抱抱他的影子。可能這是他們唯一一次隆重的擁抱。白天你的影子都在自己身旁,晚上你的影子就變成夜,包裹我的睡眠。  
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  
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

「我們在同一個時區,卻有一輩子的時差。  
時時在一起,時不時懷疑,最後相聚只能一時,分開已經多時。  
你走得太匆忙,打翻了我手里所有的時間。它們零散地去了角落。  
于是酩酊大醉有時,不知所蹤有時,念念不忘有時,步履蹣跚有時,去去過的地方有時,走走過的路有時,想想念的人有時,記記憶的信有時。」

「她的心碎了,我沒有辦法。天氣不好的時候,我只能把自己心上的裂縫拼命補起來,因為她住在里面,會淋到雨。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要怎樣努力,怎樣加油,怎樣奮不顧身,才配得上她。」

「最大的勇氣,就是守護滿地的破碎。  
然後它們會重新在半空綻開,如彩虹般絢爛,攜帶著最美麗的風景,高高在上,晃晃悠悠地飄向落腳地。  
不管他們如何對待我們,以我們自己全部都將幸福的名義。」

「也許這是一次最後的拖延。很多人都喜歡這樣,拖延到無法拖延才離開,留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只要自己不流淚,就不管別人會流多少淚。」

「對這個世界絕望是輕而易舉的,對這個世界摯愛是舉步維艱的。  
你要學會前進,人群川流不息,在身邊像晃動的電影膠片,你懷揣自己的顏色,往一心要到的地方。  
回頭可以看見放風箏的小孩子,他們有的在廣場辜跑歡呼,有的在角落暗自神傷,越是遙遠身影越是暗淡,他們要想的已經跟你不一樣了。  
收音機放的歌曲已經換了一首。  
聽完這首歌,你換了街道,你換了夜晚,你換了城市,你換了路標。你跌跌撞撞,做摯愛這個世界的人。」

「青春就是匆匆披掛上陣,末了戰死沙場。你為誰沖鋒陷陣,誰為你撿拾骸骨,剩下依舊在河流中漂泊的刀痕,沉寂在水面之下,只有自己看得見。」

「多少年,我們一直信奉,每個人都是一個半圓,而這蒼茫世界上,終有另外一個半圓和你嚴絲合縫,剛好可以拼出完美的圓。    這讓我們欣喜,看著孤獨的日,守著暗淡的夜,並且要以歲月為馬,奔騰到彼岸,找到和你周長、角度、裂口都相互餃接的故事。然後捧著書籍,曬著月光,心想︰做怎樣的跋山涉水,等怎樣的蹉跎時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面有誰在等你。

如果十幾億人中,只有唯一的半圓跟你合適的話,是命中注定的話,那撞到的概率能有多少,大概跟中彩票特等獎差不多吧。  
分母那麼浩瀚,分子那麼微弱。唯一就等于沒有。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真的能嚴絲合縫的半圓。只有自私的靈魂,在尋找另外一個自私的靈魂。我錯過了多少,從此在風景秀麗的地方安靜地跟自己說,啊哈,原來你不在這里。」

「故事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經歷絕望的事情多了,反而看出了希望。」

「你千辛萬苦地改變,覺得要去適應這個世界。因為憐憫自己偷偷留下的一小部分,在抵達美麗的地方後發現,那一部分終于重新生長。生長到熱烈而寧靜,毫無恐懼。」